教学运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运行 >> 实践教学 >> 正文
江西水利电力大学关于做好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10-29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各教学单位:

根据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江水发〔2025〕38号)《本科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等文件要求,结合教育部学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相关规定,现将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简称毕业论文)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安排

(一)制定工作方案(2025年10月31日前)

教学单位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及特点,按照学校文件规定的工作程序,成立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合理制定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方案,并报教务处备案。

(二)完成选题工作(2025年11月14日前)

各教学单位确定指导老师,按照选题要求,征题审题,并采取师生“双向选择,学院调整”方式完成选题工作。各专业须结合专业实际与特点设置毕业论文“产业出题、学生答题”专项。各类特色定制班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上需100%产业出题。

(三)提交任务书(2025年11月28日前)

每位学生确定好指导教师后,指导教师要制定指导计划和指导程序,向学生传达毕业论文要求及有关规定,并系统提交任务书。

(四)提交开题报告(2025年12月12日前)

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查阅文献,明确选题的研究意义,理清研究的内容和思路,分析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做出论文写作的进程安排,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经指导教师审定后开始进行毕业论文工作。

(五)毕业论文指导及评阅(2025年12月15日至2026年5月3日)

指导教师要全程指导学生论文写作,如实记录指导情况,认真审阅毕业论文(设计),并给予规范、科学的评价。根据教育部学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要求指导老师需要求学生规范填写论文类型、指导老师、论文题目、关键字、研究方向和撰写语种。期间,教学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预答辩。

(六)校院两级抽检(2026年5月15日前)

采取校院两级方式开展盲审,并适时进行学术不端检测(AIGC检测和查重检测),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确保论文的原创性。

(七)毕业答辩及复答辩(2026年5月29日前)

答辩前一周,学院将答辩工作安排(答辩的时间、地点)报教务处合作教育科,并审核答辩资格,按要求组织毕业论文答辩(含特优培育项目)和成绩评定工作,做好工作记录。答辩后,及时提交复答辩名单。指导老师指导复答辩学生完成论文的修改,审核并通过检测后,组织复答辩。

(八)优秀推荐(2026年6月2日前)

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结束并评定出成绩后,根据优秀毕业论文评选要求,按照不超过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5%的比例推荐优秀毕业论文,复答辩的毕业论文不参与优秀论文推荐;按照优秀指导教师评选要求,完成优秀指导教师的推荐。

(九)总结归档(2026年6月12日前)

答辩结束,组织学生根据答辩意见完成论文的修改和核实审查工作,并按要求提交论文终稿。组织指导教师整理核对学位论文信息,并形成学士学位基础信息表。教学单位开展论文工作总结,及归对相关材料进行归档,并以学院自查、院际间互查等方式进行交叉检查,确保归档质量。

(十)特优培育项目申报、验收(2026年4月17日至5月18日)

教学单位根据开题、中期检查情况,按照学校要求及下拨的指标遴选优秀项目进行申报,培育范围为“产业出题,学生答题”专项,以及一流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等专业毕业论文项目。立项后进行特优培育,并按验收条件组织验收。

二、工作要求

1.严格做好毕业论文选课管理

1)根据学校选课管理办法,毕业班学生在毕业前一学期(即四年制第七学期、五年制第九学期)结束后,所获总学分低于毕业要求总学分并相差35学分以上者,取消其毕业论文的选课资格。

2)2026年拟提前毕业的学生可向学院申请修读《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待本学期末审查达到提前毕业要求的,选题有效。审查未达到提前毕业要求的,终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2.加强导师选配与管理

1)校内指导教师应由具有敬业精神、较强科研能力、较高学术水平的中级职称或博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担任。产业导师应由非高教系列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资深行业企业专家担任。特殊情况需经教学单位审核批准并报送教务处备案。

2)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一人一题”,特殊情况需经教学单位审批。

3)各专业“双导师”共同指导完成毕业论文学生人数比例不低于30%。原则上校内导师为第一导师、产业导师为第二导师。

4)各类特色定制班毕业论文“双导师”比例应为100%。省级产业教授均须参与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3.严把选题与审核关

1)选题应立意明确、难度适中、与实际结合紧密,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重点考虑来自行业企业一线需要或教师的科研项目,避免题目过大、内容宽泛的选题。

2)选题来源于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比例≥80%。

3)教学单位应对毕业论文选题的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进行审核把关

4.严格论文查重与抽检

严格论文质量管理,强化论文的查重与抽检工作。所有论文均需按要求完成学术不端检测(AIGC检测和查重检测)以及格式检测。校、院两级盲审抽检比例均不低于当年本科毕业生人数的2%,要求覆盖所有专业。具体查重标准和结果的处理按以下要求执行:

1)查重检测结果与性质认定如下:

结果类别

检测结果

结果处理

1

R≤30%

合格

通过检测

2

30%<R≤50%

疑似有抄袭行为或过度引用

修改,复检

3

R>50%

疑似有较严重抄袭行为或过度引用

取消答辩资格

2)盲审抽检结果及处理意见如下:

评议意见

处理意见

均为优秀

本科优秀论文、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本科毕业论文特优培育项目等具有优先推荐资格

均为良好及以上

本科优秀论文、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本科毕业论文特优培育项目等具有推荐资格

有不合格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修改毕业论文后进行复评,复评意见均为合格及以上方可参加复答辩。如评议意见中仍有不合格,取消该生当年答辩资格。

涉嫌抄袭、剽窃、作假、雷同等情况

取消该生当年答辩资格,按学校相关规定对该生和指导教师个人做出相应处理。

5.严格论文的答辩与推优管理

1)毕业论文总评成绩按开题报告评分占20%、指导教师评分占20%、评阅教师评分占20%、答辩评分占40%等四部分计算。答辩未通过的毕业论文总评成绩为不合格。

2)优秀毕业论文由各单位组织推荐,推荐结果须经本学院教授委员会审议,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并予以公示。

3)优秀毕业论文推荐比例控制在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5%以内(含特优培育项目),拟推荐优秀的毕业论文总评成绩不得低于85分,且抽检成绩均为良好及以上;特优培育项目验收必须达到培育要求。

6.落实信息化全过程管理

毕业论文全过程采用信息化管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指导工作。

三、其他事项

1.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各教学单位应组织教师和学生学习《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江水发〔2025〕38号)文件,做好各方面动员,使广大师生统一认识,明确程序,认真履行职责。

2.加强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教育。各教学单位及指导教师要在毕业论文写作的各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

3.强化全过程管理。严格按照毕业论文全过程管理的有关要求,扎实做好各环节工作,确保毕业论文质量。

联系人:陈老师,联系电话:88126629

附件:

1.江西水利电力大学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表

教务处  

2025年10月29日


Jiangxi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天祥大道289号 邮编:330099

Copyright © 2010 - 2011©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教务处All Rights Reserved